【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蕴含着强大而主动的精神力量,为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底气,厚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根基,以顽强意志和决心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1、加強科學理論指引,領悟實現民族複興的精神密碼
信仰對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只要有信仰,就會愈挫愈奮、愈戰愈勇,否則就會不戰自敗、不打自垮。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思想旗幟和精神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爲什麽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麽好,歸根到底是因爲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是支撐我們堅定共産主義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信心的強大精神支柱,爲增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一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鬥力。
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華民族實現思想上先進、精神上主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百年來,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産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爲自己的行動指南,發揮思想理論、精神力量在推進黨的事業發展中的強大引領、凝聚和統攝作用,完成了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曆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都是指引和支撐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厚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根基,必须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是具有强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的科学理论,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以全新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在理论上形成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描绘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通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真理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必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取得新胜利,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矢志民族复兴的那么一股子气、那么一股子劲,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旗帜和精神灵魂。在新征程中,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汇聚起风雨无阻、凯歌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2、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砥砺實現民族複興的精神品格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煉概括的“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爲新時代共産黨人樹立了精神豐碑。
百年黨史既是一部感天動地的精神鍛造史,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發展史。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是立黨興黨強黨的精神原點、思想基點,展現了黨的強大思想政治優勢、精神優勢和道德優勢,凝聚著中國共産黨人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百年來,我們黨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創造出驚天動地的人間奇迹,根本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始終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鬥中構築起包括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大慶精神、特區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在內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這些偉大精神雖然呈現形態各異,但本質上都是中國共産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價值追求、精神品格和優良作風,使中國共産黨、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從精神層面變得越來越自信。
伟大建党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彰显共产党人初心不改、本色不变、信念不移的执着坚守,是党领导人民不畏挑战、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夺取胜利的成功密码,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厚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根基,必须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之魂、立命之本,成为激励全党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共同精神纽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持久、更深沉、更强大的精神力量。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信仰信念的力量,始终保持理论清醒、政治坚定,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维护党中央权威,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继承拼搏进取的基因,牢记“国之大者”,接续奋斗永不停歇、永不止步,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砥砺锐意创新的勇气,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推动自我革命,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坚决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毒瘤,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锻造忠诚担当的品格,赓续红色血脉,敢于担当作为,敢于动真碰硬,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3、敢于鬥爭敢于勝利,增強實現民族複興的精神力量
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不管遇到什麽樣的驚濤駭浪,中國共産黨人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錘煉鋼鐵意志,鍛造政治品格,團結帶領人民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鬥爭、敢于勝利。敢于鬥爭、敢于勝利是百年大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贏得勝利的精神基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敢于鬥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産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鬥。”
建立中國共産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百年黨史,就是一部我們黨爲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鬥爭史。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莊嚴宣告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四個偉大成就”時,分別用了“浴血奮戰、百折不撓”“自力更生、發憤圖強”“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自信自強、守正創新”,這些字眼正是中國共産黨人敢于鬥爭、敢于勝利強大精神力量的精彩展現和生動演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以頑強的鬥爭意志、充沛的鬥爭精神,勇于應對各個領域的重大風險挑戰。可以說,沒有偉大鬥爭,就沒有新時代的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我們黨在具有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升華了鬥志,錘煉了意志,成爲一個敢于鬥爭、敢于勝利的偉大政黨。曆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唯有做到“骨頭要硬,敢于出擊,敢戰能勝”,才能抵禦驚濤駭浪,戰勝艱難困苦,書寫新的輝煌。敢于鬥爭、敢于勝利成爲共産黨人愈挫愈勇的革命氣節、銳意進取的精神風骨,是鼓舞中國共産黨人應對風險挑戰、攻克艱難險阻的強大精神動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叠加,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成不确定性和诸多挑战,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必须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做到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厚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根基,必须始终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要与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树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强烈意识,树牢“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的强烈意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粉碎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图谋。要与危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要确保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和平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同时,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要与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风险挑战作斗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要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坚持党指挥枪,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坚强后盾,粉碎任何敌对势力妄图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发生逆转的迷梦,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和中断。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丁晋清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